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
线上资格赛
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深圳市如歌科技有限公司
二、参赛场馆
全国如歌联网球馆(960+)及全部私人用户终端设备
三、比赛时间
排名赛:2025年4月18日 -- 2025年5月11日
晋级赛:2025年5月17日
四、赛场设置
球场:上海东庄海岸林克斯-如歌3D球场
A组(U19):男子蓝Tee,女子白Tee
B组(U16):男子蓝Tee,女子白Tee
C组(U13):男子红Tee,女子红Tee
五、比赛形式
1、排名赛:
采用个人比杆赛赛制,按分组排名,在北京时间5月11日24点之前,需至少完成一轮18洞比赛,鼓励重复参赛。赛事结束后,取最好的一轮总杆成绩进行排名;各组别前4名晋级,争夺正赛的参赛资格。
2、晋级赛:
采用个人比杆赛赛制,通过远程对战方式,进行2轮18洞(共36洞)角逐,最终按总杆成绩排名。
各组别前两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的参赛资格。
注:若获奖球员选择放弃参赛资格,该资格将由赛事组委会另行安排。
六、参赛资格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至18岁的青少年男、女球员;
(二)参赛球员须符合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审定,The R&A规则有限公司颁布的最新版《业余身份规则》中关于的相关规定;
(三)参赛球员应符合下列年龄要求:
A组(U19):16至18岁(生日:2006年6月5日至2009年6月4日)
B组(U16):13至15岁(生日:2009年6月5日至2012年6月4日)
C组(U13):10至12岁(生日:2012年6月5日至2015年6月4日)
七、赛事细则
(一)竞赛规则
比赛采用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审定,The R&A 规则有限公司颁布的最新版《高尔夫球规则》,以及竞赛委员会制定的如歌线上赛竞赛规程补充条款。
(二)赛制
比赛分为排名赛、晋级赛两个阶段:
(1)排名赛:
参赛球员需至少完成一轮18洞比赛,鼓励重复参赛,在排名赛结束后,按照成绩最好的一轮18洞成绩进行排名。
如排名赛18洞成绩相同,则按照以下规则顺序排序:
1) 参赛次数多者,排名靠前;
2) 比较后九洞(第10-18洞)总成绩,杆数少者排名靠前;
3) 从第18洞开始倒数,比较逐洞成绩,杆数少者排名靠前;
4) 抽签决定。
(2)晋级赛:
1)晋级赛名单公布及赛程安排,届时可查阅“如歌高尔夫资讯”公众号;
2)晋级球员需进行2轮18洞共36洞比杆赛,2轮总成绩进行各组别排名,各组别前2名将获得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的参赛资格;
3)如晋级赛总杆成绩相同,则按照以下规则顺序,决定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的参赛名额归属:
① 比较最后一轮的杆数,杆数少者排名靠前;
② 比较最后一轮的后九洞(第10-18洞)总成绩,杆数少者排名靠前;
③ 从最后一轮的第18洞开始倒数,比较逐洞成绩,杆数少者排名靠前;
④ 抽签决定。
(3)通过线上资格赛获得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参赛资格的球员,需按照正赛竞赛规程完成报名及缴费工作。
八、本规程的解释权属2025年如歌·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如歌线上资格赛组委会。
附件:如歌线上赛参赛指南
一、遵守诚信、自律、为他人着想的高尔夫基本礼仪,穿着高尔夫服装,相互尊重和鼓励。
二、球员信息设置
1、球员参赛前须完成如歌系统的会员实名注册,并在系统中根据每支杆的平均击球距离设置个人的智能球童数据,以确保在打球过程中,系统能自动推荐每一次击球时的球杆选择和击球方向提示。
2、参赛球员必须开启视频上传功能,并确保通过视频能清晰辨别为参赛球员本人,无视频、视频被遮挡或球员身份不符的,则成绩无效,不可获奖,且晋级决赛名额顺延。
三、比赛条件
如歌3D球场的发球台、洞杯位置、果岭速度、风力与风向、沙池和长草阻力等,均由系统后台全网统一设置。
四、比赛规则
如歌3D球场的球道、长草区以及界外、入水等罚杆区的设置和罚杆、抛球规则,均由系统后台根据高尔夫规则全网统一设置并实现自动判定、处理,比赛中出现的系统自动判罚,需统一遵循,球员在赛前试场时需充分了解相关的判罚规则。非系统处理的情况参照本竞赛规程执行。
五、击球前准备
1、球员在每一次击球前应确认设备感应系统已识别到小球之后(屏幕上的小球标志由“红色”变为“绿色”)再进行击球,未感应到的击球,都被视为无效击球,球员可免罚杆,重新进行击球。
2、球员需注意屏幕右上角的球洞缩略图信息,包括风向、球道全貌、击球方向、击球距离等提示,球道范围用粗体红线标示,红线之外则视为“界外”区。智能球童根据系统保存的数据,会在每一杆击球前给出击球方向提示,在球洞缩略图中用细体红色线条标示,对应的数字即为距离信息。
(1)球员需注意屏幕右下角的菜单信息,包括当前击球所在区域(TEE、球道、长草、沙坑、果岭等),系统根据智能球童数据自动推荐的球杆等信息。
(2)智能球童推荐的球杆选择会反馈到右上角球洞缩略图的击球方向、击球距离信息,如果选择与智能球童推荐不一致的球杆,可以修改菜单信息中的球杆使用信息,系统会自动调整球洞缩略图中击球方向、击球距离的信息。
(3)在每一个球洞发球台击球时可以使用球T,球员有责任在比赛前熟悉所在场馆的设备及球T状况,如有问题应在比赛开始前协调场馆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4)球道上的球必须放在打击垫对应的球道击球区进行击球,同样,当球进入长草、沙坑后,下一杆应在打击垫对应的“长草”、“沙坑”区域进行击球(屏幕右下角的菜单信息会有提示),若未放置在相应区域击球的,一经发现,按照《高尔夫球规则》中“在错误的位置击球”条例进行罚杆(罚2杆)。
(5)果岭推杆时,系统会提示距离、上下坡度等信息,并通过网格水珠滚动方向和速度等形式提示坡度。
(6)球员有责任在赛前熟悉“如歌PAD”的使用方法,其功能包括:出球机上球控制、球T高低调整、击球方向调整以及查看当前球位的地势情况。球员在比赛中,可以向赛事工作人员询问“如歌PAD”的相关使用方法。
六、成绩确认
球员在完成比赛后,通过系统记分卡确认比赛结果。
七、突发状况
若在比赛中遇到场馆停电、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导致未能完赛,待通电或设备恢复后可继续参赛,已完成的球洞成绩仍有效;未完成的球洞则重新回到发球台开球,并应在如歌线上裁判的指导下恢复比赛(遇到状况时请及时通过参赛场馆的工作人员与裁判联系)。
八、争议处理
比赛中出现情况或争议,请第一时间暂停比赛,并通过参赛场馆的工作人员向线上裁判连线并提交证据材料(视频或照片),清楚描述并申诉情况;如出现争议时没有立即申诉解决,则表示认可当时的状况及结果,赛事组委会不接受赛后申诉处理。
九、赛事传播
1、参赛球员自愿参赛并提供相关个人信息用于赛事报名,涉及本人参赛打球的照片、视频及相关肖像内容授权赛事主办方及赛事组委会相关单位可用于本次赛事相关宣传,包含且不限于:赛事新闻报道、赛后宣传视频短片、海报、画册等内容的制作及发布。
2、赛事组委会提倡参赛球员开通个人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账号,在比赛期间积极通过个人账号直播比赛进程,提升赛事及个人的宣传推广效果,扩大高尔夫运动的社会影响力。
十、风险承诺
球员参赛时,确认已全面理解并愿意遵守本赛事的各项规则和规定及要求采取的措施,且已充分了解并自愿承担在参加高尔夫赛事及相关活动的途中及赛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及风险,同时具有竞赛能力(包括良好的身体状况、自身综合素质对比赛难度和气候的适应能力等)。因参加高尔夫赛事所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由参赛球员本人自行承担。